新吴区:一场沙龙道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密码
发布时间:2025-07-16 16:46 浏览次数:【字号:默认 大 特大】
当"AI+教育"的浪潮席卷而来,是被动裹挟还是主动领航?
近日,新吴区教育系统一场以"从课堂到生态——人工智能赋能的学校教育再思考"为主题的沙龙,汇聚教育管理者、校长与专家学者,共同勾勒AI时代教育变革的新图景。
共识启航:当教育者直面"AI时刻"
"当您听到'AI+教育'时,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关键词是什么?"三位校长用"一句话+一个案例"的方式,拉开了这场思想对话的序幕。无锡市新吴区南丰小学校长李燕的"科幻与温度之思"引发全场共鸣;无锡市新吴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、无锡市新吴区文博实验中学副校长吴燕以"小夏老师的成长故事"诠释技术赋能的加速度;无锡市鸿山实验小学书记、校长朱峰的警示振聋发聩:"未来淘汰你的一定不是AI,而是会用AI的人。"
实践协奏:从政策蓝图到课堂落地的新吴探索
今年2月发布《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纲要》、5月推出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指南》,新吴区以政策先行姿态,构建起"课程建设、环境建设、师资保障、先行示范"四位一体的推进框架。在区域规划引领下,三所学校的实践样本各具特色,却共同指向“技术赋能教育本质”的核心:以场景为基、以课程为脉、以教师为桥,让人工智能真正服务于育人目标。
生态坐标:技术浪潮中坚守育人初心
当AI能追踪学习轨迹、生成完美教案,教师的讲台该立于何处?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志军的观点引发深度思考:上一轮多媒体技术冲击教会我们,工具终将退居幕后,而教育的本质——人的成长与灵魂的唤醒,永远不会改变。AI时代需要重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平衡,让技术服务于培养有温度、会思考、能创造的人。
沙龙的最后,无锡高新区(新吴区)教育局副局长彭雷以“十个一”的工作内容为每所学校提供了可丈量的行动标尺,要守住育人为本,技术为用的底线,培养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。
这场沙龙,没有空谈颠覆与炫技,而是聚焦"负责任地拥抱未来"的务实思考。